随想

皮肤饥渴症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故事发生在美国,也可能就是中国的未来。
一位老太太,69岁,独自生活。
表面看去,她的生活饱满规律,清雅淡静。
她每天早上开车去健身房,健身两小时。
回家后,已将中午,她简单地做些一人食,多半是微波加热一些冷冻食品。
小睡之后,她整个下午都会画画,她有很高的艺术天份,为之自得其乐。
她会订阅《纽约客》《大西洋艺术月刊》之类的刊物,每月阅读。
虽然这把年纪,她仍健康良好,没有疾病困扰。
衣食无忧,又有内心世界,这是多么美好的人生。
但她说:她打算在七十岁生日那天自杀。

故事的另一面是这样的:
她结婚三次离婚三次,有四个孩子,但均不来往。
所以这世上没有什么人,会打电话给她嘘寒问暖。
她在健身房有点头之交,但每次她试图与人搭话,人家都会显得对她非常”尊敬“——是呀,对老人家,谁不是敬而远之。既不想做朋友,也不想惹麻烦上身。
她没有朋友。
经常好多天,她连说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她时常在傍晚时分,在家门口的前门处,偷看邻居们的生活。
有一家的妈妈,每天下班时,就会大喊一声:亲人们,我回来了。
立刻,她的狗、她的两个小孩,就像箭一般冲出来,他们抱成一团,嘻嘻哈哈进门去,爸爸也在厨房扬声说:你回来得正好,要开饭了。
每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她都会偷偷地哭。

她生活简朴,却有一个戒不掉的奢侈爱好:做足部美甲。
按摩、去死皮、给指甲上色。
她最后一次离婚已经十年,根本没人会看到她的脚。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这就是她生活中,唯一的与人肌肤相亲的机会。
她的美甲师,一句英语都不懂,完全无法与她交流,却会把她的脚抱在掌心,上磨砂、去死皮、涂润肤,如此耐心。
离家索居的她,无法控制皮肤的饥饿,她渴望拥抱、渴望吻、渴望有人把她放在手掌心 ——至少最后这一条,实现了。

她已经六十九了,生命至此,所为何来?
她告诉她的心理咨询师,她的打算。
而她的心理咨询师,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挽救她的生命。
因为这位心理咨询师也是女性,46岁,单身——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她觉得自己会有的、未来。

皮肤饥渴症

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项著名实验,被称为”哈洛的猴子实验”。他将猴子分为两组。一组只能接触到“铁丝妈妈”,可以提供奶水,但没有任何舒适度。另一组则可以接触到“绒布妈妈”,这个”妈妈”是由软绒布覆盖的,可以提供温暖和舒适感,但是不能提供奶水。

尽管“铁丝妈妈”能提供食物,但猴子们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会选择去附着在“绒布妈妈”身上。即使饿了,它们也会在吃完“铁丝妈妈”提供的奶水后,立刻回到“绒布妈妈”身边。当遇到恐惧或压力时,这些小猴子也会立刻跑到“绒布妈妈”身边寻求安慰。

所以,哺乳动物天生就带有一种皮肤饥渴症。温柔的抚摸以及温暖的怀抱,是我们最基础的触觉体验,同时也是爱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有皮肤饥渴症的人,在被触摸后会感到一阵电流从身体划过,体验到一种舒适和安全感。看上去,他们渴望的只是触摸或拥抱,但实际上体现了他们对爱的渴求,对亲密的需要。人要比自己想象的贪婪得多,拥抱只是一个基础,它的后面还有更加深刻的“关怀”“爱”。

接触

接触是必需的吗?或许不是。但接触背后的“爱”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

许多人更希望将自己塑造成无知无觉的钢铁,声称自己不需要拥抱,但这更多地显示出内心炽烈的渴望,无声的呼喊——这样的我,你也愿意爱吗?

直白地说出需要不会被人贬低,而是表达对自身的掌控感。找到合适的距离,能够自由地说出心中所想,能够灵活地把握合适的距离,能够选择互相理解的伴侣。身体接触是有生命力的,它能够缓解压力。

《自我决定的孤独》中介绍,灵长类动物的指尖因其特别的解削学构造而特别敏感,这些指尖没有毛发,上面覆盖着角质层,汇集了特别敏感的神经末梢、血管和腺体,每个指尖上平均有600个压力和触觉感受器,通过这些感受器,我们感知世界,感知自身和他人的躯体,并与世界建立联系,与世界相互作用。

人类可以在没有视觉、没有嗅的情况下成长,但如果人类无法获身体接触时会感受到极端的恐惧与焦虑——缺乏皮肤接触会不确定自己是否存在,从而被恐惧和压力控制。

身体接触产生的刺激可以增强人的免疫系统,起到抑制炎症的作用;善意的触摸能够缓解恐惧感,使呼吸平稳,骨骼肌也会更放松。触摸会刺激催产素分泌,使血压降低。

自我决定的孤独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矛盾的想法,既渴望亲近,又希望得到保护,不被那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亲近伤害。
任何形式的触摸,只要是与身体接触的,都有可能对生命构成威胁。所以人类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不让别人随心所欲地靠近自己。

我们无法从客观上确定什么是让人愉悦的触摸,但身体接触的双方会马上感觉到这种接触是否让人愉悦。触摸是否适度,这个是由被触摸者来决定的。皮肤不会撒谎。被触摸的人能够觉察得到。

友谊衰退

不愿意接触陌生人,说自己“社恐”,不愿意联系老朋友,说自己“焦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年轻人来往的朋友越来越少,对人情世故更是避而远之。人们把更多的社交从线下转移到了虚拟空间,手机屏幕使用时间越来越长,不停地在社交软件、视频、游戏之间切换,这些被精心设计过的“虚拟社交”产品同样可以引起我们的情绪波动,产生情感共鸣,大脑也很容易沦陷到这种及时的“刺激-反馈”机制中。年轻人的社交中出现了“友谊衰退”的现象。那么,我们还需要朋友吗?

从社会形态演变来说,在乡土社会,人们散居于村落,由于物资短缺、交通不便,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要在互助中完成,因此朋友之间的往来更多也是要服务于生活生产。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群居于城市的高楼大厦中,各类资源分布集中。生活中的“群居”和工作中的“协作”经常让人感到疲惫不堪,认识一个新朋友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一种精神负担,因此,现代年轻人自然会寻求更多的自我空间和独处机会。并且,随着数字科技和智能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很多生活需求都可以自给自足而距离感和空间感则成了当下年轻人的刚性需求。

从年轻人的心理发展来说,“友谊衰退”的社交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做自己”等生命誓词,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这其实是一种基于个人自主性的现代文化的重要产物,也是现代年轻人应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也会让现代年轻人陷入自我意义的迷失之中,虽然人们可以在外部世界的需求方面实现自给自足也会非常享受独处的快乐,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无法仅仅靠自己来确认自我,在实现自我价值和意义方面,我们始终需要他者。或者说,我们的价值,终究是在对话关系的共鸣中创造和产生。

因此,现代的年轻人不是不需要朋友,只是需要更好的朋友。“友谊衰退”恰恰是年轻人在追求更高情感价值友谊的过程中主动做出的选择,衰退的那些友谊是那些需要费力维护的友谊,而在维护的过程中就很容易用力过猛,这同样会带来怠倦感和孤独感,甚至会对自我产生消耗。真正的友谊中产生的共鸣是两种不同的相互独立的声音之间的呼应。成长总是与孤独相伴,“友谊衰退”也许只是当代年轻人在认识自我时做出的选择,但这并非意味着孤独和怠倦成为了一种常态,作为天生的政治动物,人类创造关系的行为永远在进行时,而真正的共鸣才是亲密关系中永恒的主题。

没有人不寂寞,只不过有些人将寂寞隐藏起来了而已。

最后更新于 2024年1月16日 by qlili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guest

0 Comments
Newest
Old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