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心理学,  持续更新

脑机接口

我以前有轻微的抑郁症。为了治愈自己,我便自学了心理学。那时我刚好是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我发觉人脑和计算机的组成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于是就萌生了一个idea,用计算机做人脑的仿真。然后我上网查资料,发现只有一个人和我在做一样的事情,就是Elon Musk。这些年来,久病成医,我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想法。

神经网络模型

人脑是一个神经网络模型。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催产素就是激活函数。学习的过程就是改变自己的认知,让自己去拟合考试的正确答案。在当前生产过剩的大背景下,通过考试不是证明自己满足工作需求,而是证明自己足够强,相当于拿到工作量证明

所以,学习的过程,其实是挖矿的过程。背八股文对社会有什么意义吗?没有。就是证明自己强。但是在资源有限的大背景下,现在的挖矿收益越来越小了。所以,一定要通过别的方式获得资源和权力。

工作模式

人脑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专注模式,人可以集中的处理某一方面的问题;二是神游模式,并不处理具体的事务,而是不断的产生想法。生活中,我们常常在专注和神游模式间切换。研究发现,人脑中有一块特定的区域,专门做这种切换。频繁的在专注和神游模式间切换会使这块区域疲劳,进而降低工作效率。

其实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两种进程。一个进程在产生idea,一个进程在捕捉idea。捕捉idea的进程把产生的idea整合起来组织成思想。这很像进程通信。所以我认为可能有一块由idea到思想的信号转换区域。

平时,就算我们什么都不做,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人脑中一定有一个想法生成器的东西。白天的时候,人是有意识的,所以可以捕捉或者压抑这些想法。晚上做梦的时候相当于无限制的放飞这个想法生成器。

人脑组成

存储

计算机人脑
cache缓存 额叶、前额叶内侧扣带回
内存中脑、额叶神经网络
外存海马体
存储对比

人脑的存储是分层的。额叶(前额叶内侧扣带回)的存储是寄存器和cache,负责临时存储,比如你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会记录很多临时的数字,做完这道题之后会忘掉。中脑及神经网络是内存,保留了最近几年的记忆,从内存中产生想法和常识。海马体是永久存储,几乎不会丢失。当我们专注思考的时候,其实只能用到缓存里的东西;当我们使劲回忆事情的时候,需要去海马体查询。下面是一个案例:

当你学到了一条新的理论,在回忆某件事情的时候,发现当时这件事的因果关系用这个理论解释更好,得到了新的解释。其实就是在清洗外存里的脏数据。

情感、欲望的作用是加权。加权可以对重要的事物提高优先级,优先给高权重的对象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

记忆的存储是按照时间线压栈的,每天的事情累积到记忆了,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

瞬时记忆

人类选择十进制不是因为十根手指,而是因为人类的短时记忆容量为4。之后一个阶段的上限是9,然后是更大的数,这是有实验证据支持的,原因是不同规模的信息组块,调用的神经元不一样。

具体来说,神经元处理数量1-4时,用的是特定神经元;而处理5-9,反应不特定,会受相邻数字干扰。”4以及4以下调用的神经模块,是专用神经模块,反应速度极快,所以人类数数一定是4个为一组。意思就是你面前摆了若干个苹果,那么只有小于等于4的时候,你能瞬间分辨出来苹果的数量,只要大于四个,判断能力就会快速下降,必须一个个数不然就错了。所以人类数5的时候,5本身会使用完全不同的表示方式,不能一直叠加相同的元素,比如一二三亖五,前面都是横杠往上加,但是五不行,因为不能一眼看出来是几,再比如算盘的逢五进一,比如罗马数字V,比如玛雅数字,所有人类文明都一样。也就是说,人类神经系统最适合的进制,是5的倍数。符号逢五变化是神经系统逢五变化的表现之一,不要搞反了,意思就是任何计数手段,其都是逢五变号的,因为思考方式就是逢五变号。包括语言也有这种现象,5的倍数的嘴型不一样。类似的还有记忆手机号,记忆生肖,等等,都是4个一组。那么根据逢五变符原则,一个数最大的容量是4个相同的5的字符,也就是20,这就是为什么存在20进制。当然,到了20以后,为了继续加数字,那么20这个数一般也要变符号。那为什么大多数文明选择十进制而不是二十进制呢?因为其实在二十之前就超限制了,就拿罗马数字举例,只用V来表示五往上加,不用X,请问13是多少?VVIII,哦豁,五个字符,爆内存了。所以直觉上最大能到二十,但实际上最大是十二。所以十二进制也存在。然后16,VVVI,四个字符,没爆。不过十六进制应该是二分法来的,与这个关系可能不大。法语数字17画风突变突然说不定就是这样?现在,要求必须是5的倍数,不能超过12,就剩俩进制了,5和10。那为啥选10呢?因为神经系统,人类短时记忆容量为9,也就是一次最多数到9不会混淆,再多就会混淆了。比如眼前有若干只动物,你第一次见,随机排成一排,现在让你数一遍,9个动物之内你都能和数字一一对应上。超过9——哦,虚拟内存也爆了。但换言之,只要是9个以内,记忆效率都会很高,所以10进制的记忆效率比5进制高。总结,判断数字的准确程度导致4个数以上不准,所以四个一组,逢五变号,必须是5的倍数。超过十二字符会达到5,所以必须12以下。短时记忆容量上限是9,一次数9个比一次数4个效率高。所以,人类就是长37个指头,只要神经系统不变,最适合和最流行的也仍然是十进制。特定数字匹配特定神经元的系统不是由人类手指数量决定的。猴子和乌鸦也表现出一样的神经元活动模式。蜜蜂一样也只能数到四,人类的底层计数系统或许老到节肢动物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关于工作记忆的容量,也就是米勒的7±2,和考恩的4,也与此有关。这篇论文就研究7和4到底是什么关系,4是不经过任何加工的真实容量,7本质上是统计上典型压缩比的产物,随机序列包含一些偶然的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分块,从而压缩为4个组块。从数学上讲,压缩为四个块的字符串的原始数值服从二项分布,平均值约为 7,标准差为 2.97,这就是7±2的真实由来。很多人觉得即使4组块理论是正确的,但进制之所以为10,还是因为10个指头,而不是记忆容量和组块组合能力决定的,这是逼得我当人类学家,上更直接的证据。未发展计数概念的南美原始部落蒙杜鲁库人,10个手指,仅在1到4有精确数值表示,5以上则全部使用“一小堆”“满手”等概念来近似。他们就是用手指来计数,要精确表示时,就采用对称重复的方式来表示5-10,比如“两边各三个”就是6,但表示不了14,为什么?因为14是“两边各7个”,没那么多手指头,根本表示不了,10以上的数字根本无法用手指表示。所以这就证明了10进制不来自手指,因为根本没办法进位,何谈进制呢?论文分析了当地语言,给出了结论,想要进位,那就必须打包压缩10,这是手指办不到的,只能根据4组块的组块打包过程来实现,而由于当地语言发展的程度低,缺少这种组合机制,所以无法产生大数字的计数能力。这就是证据,10个手指头计数的人类,发展不出10进制,反而受限于4个组块只能数到4,只有得到组合组块的能力,才能发展出大数字计数能力,也就是进制。而之所以最终打包的是10,不是其他数字,是因为10是5的倍数,蒙杜鲁库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5是“大于4的一小堆”而不是精确的5,所以是逢五变符,之所以用5,是因为数量大于4,而不是等于5。他们的10是两个5叠加,而不是1个10,就像玛雅的二十进制,十也是2个5叠加,中国的“正”字计数,多个5叠加,都是这样。不管是将“大于4的那个数”翻倍,还是记忆容量最高是9,还是最高可分辨的算符是VIIII,再加I就无法分辨,还是10根手指计数的文明未发展出十进制,都揭示了4组块的记忆容量就是10进制的起源。4组块记忆容量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有些观点认为这是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各自独立演化的结果,如果真的起源于同一个祖先,那么这个这个时间点要久远到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分家的年代,要追溯到两侧对称动物的梯形神经网络,甚至更古老的网状神经网络时期。在此仅给出一个个人的猜想——可能起源于较为高等的刺胞动物,某种水母或水螅。在无对称动物(远古水螅)向两侧对称动物(远古扁形虫)的演化之间,有一个辐射对称的阶段,也就是较为高等的水螅和水母的阶段,它们的身体呈现车轮状的辐射对称,而水母也是最早发展出原始眼睛的动物,也就是神经系统刚开始从无序网络,向有序结构演化的阶段。目前很多水母,比如桃花水母、箱水母,都是四辐对称的,也就是分成四面。箱水母有4个眼柄,就是4个视觉分支,接受和处理4个方向的信息。这是现代的水母,那么最初的水母呢?前几年出土了一块五亿年前的水母化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水母化石,那时候还是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时期,通过它或许能窥见历史的一角。这只水母的头部呈现四辐对称,学名为Auroralumina Attenboroughi,意为:“黎明提灯”。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92447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3136-w

对象化存储

人可以想象不存在的东西,比如会飞的老虎。所以记忆的存储应该类似图数据库,每个元素、特性都是一个节点,当两个元素关联的时候,相关的神经细胞会建立一条连接而已。

这样的存储也会有聚类的特点。比如常用的东西可以组成一句顺口溜。

流式存储

也许流式存储这个标题并不恰当。也可以称之为过程化存储。也就是说,记忆并不像物品存在那里,什么时候去取都是一样的。每次存取都会重塑记忆。你第一次回忆一件事和第N次回忆,是不一样的。

就像神经网络。记忆并不保存在神经细胞里,而是保存在神经细胞的连接中。

信息的组织方式

信息保存在人脑的哪个部分?我觉得没有固定的保存部分。因为信息保存在神经网络中(就像神经网络的权重),通过与感觉知觉的联动产生效果。

人需要把信息和一定实在的东西绑定起来。这也是我对意识的看法。我认为,意识的最底层是信息。但是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和感受器绑定。这才是意识的起源。

神经元

神经元自然生成的速度 = 人学习新事物的能力

我在下午的时候就反应比较迟钝。学东西学不进去。也无法迸发什么创造性的想法。但有时候却文思泉涌。那时神经元的生成一定非常快。

神经网络

人脑就是一个神经网络。学习知识相当于优化神经网络的模型,让自己变得更适应社会。

正因为人脑有自己的模型,所以人大部分时候在预测,而不是在观察。只有当观察结果与预测的不准的时候,人才会修正自己的模型。所以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人想法很离谱。因为他们的思想模型从本质上就错了,他是在这个错的模型上打补丁。

人脑中的神经元大概有2000亿个。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都是有限的。

神经模型

人倾向于用统一的理论来解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比如乔布斯曾经说。在某些时刻,你人生中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某些时刻能够串起来。我觉得很扯淡

对我来说,我不认可这个观点。很多事情就是随机的。就是由于制度或者机制的原因导致随机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不幸事件而已。

意识-CPU

意识和思维就像是CPU,将产出的推论写入额叶,经强化后写入中脑、海马体。

对于意识来说,人需要维持意识和记忆的连接。需要有这样一个意识连接池。睡觉的时候,意识连接池会断开。专注工作的时候,会维持一个很大的意识连接池,不断的产生想法。

案例:当你睡觉的时候,会听歌或者听有声读物。当你断开最后一条意识就睡着了。相反,当你在专注工作的时候,有很多条意识流在碰撞,不断产生新的推论。

醒来的时候其实是执行人脑的BIOS初始化程序。这个程序和底层的欲望相关。

人脑大部分时候是预测。预测现实会发生什么。当观察到现实和预测的不一致的时候才会去修正自己的模型。

意识&连接池

这个是我自己的感悟。因为计算机世界里有很多连接池,例如数据库连接池、进程、线程连接池。目的是实现连接的复用。对于意识来说也是一样。

比如,睡觉的时候,人逐渐的失去意识,就像意识流的连接逐渐断开;当人处在“心流”的状态时,就是连接极大丰富的时候,多个意识的连接交互碰撞产生idea。

有时候很困但是睡不着的时候,就是人已经很疲惫了,但是意识的连接还很牢固。

有时候工作了一天,脑子转不动了(mental fatigue),就是意识的连接已经衰弱了,马上就要断开了。如果这时候问你很复杂的逻辑问题,可能到中间的步骤就忘掉了。

边缘系统-欲望和理性

欲望是一种枷锁。这个枷锁是一种栈的结构。栈底是纯粹的欲望,比如性欲、食欲。但是人的理智会克制自己。当你认为需要通过A事件来满足底层欲望,就会把A事件压栈;需要通过B事情来实现A,会把B压栈。然后大脑就积压了无数要做的事情。当人承受不住的时候就会崩溃。

案例:人需要娶老婆满足性欲,但是需要赚钱娶老婆(压栈),需要通过工作赚钱(压栈)。但是人不想工作,所以每天都消耗大量的自制力强迫自己工作,工作的很不开心。

自制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每次你强迫自己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消耗自制力。当自制力消耗殆尽的时候人就会被原始的欲望诱惑,比如食欲、性欲。必须让自己处于一个无意识的场景,放纵自己的欲望,自制力才能恢复。睡眠也可以恢复部分自制力。

人的感情是会初始化的。人必须通过爱上某个人来感受到爱。通过这个人来初始化。所以人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初恋。参考《爱》

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基本的目标,还有一个超越目标。人其实会追求这个超越目标。

多巴胺的作用是加权。这种加权力量更加强烈。它的作用是让人觉得这件事情有意义。就像小鼠自我电击吃糖的实验里,糖分的快感是在一个区域,而多巴胺的刺激是在另一个区域。

顶叶-嵌入式系统-传感器

顶叶和小脑都是控制运动的。区别就是小脑是无意识运动(跑步、呼吸),而顶叶负责有意识的运动(拿东西)。

顶叶有感受传感器,监控全身的感觉;也可以主动的执行各种操作。

枕叶-显卡

枕叶做的事情其实是对图像的预处理

颞叶-汉卡

颞叶做的事情对文字和概念的转换。当我们看到人这个字和people的时候,其实都能很快的转化为一个概念。

激素

多巴胺

多巴胺的作用并不是让人感受到快感,而是让人感觉到一件事有价值。快感是额外的部分。

催产素

催产素让人们感受到爱

内啡肽

成就感

内啡肽也能够让人产生愉悦感,让人产生行动力。内啡肽就是你跑完一场马拉松,感觉很高兴,自己很牛,很有成就感,这种感觉是它造成的。成就感往往与大脑分泌的内啡肽有关。但内啡肽的产生很吝啬,需要你付出心血和汗水,需要一定的强度和时间才会换来。

血清素

让人感受到幸福

睡眠

睡眠让人忘记了自我。忘记了自我,又得到新的自我。

每天睡觉都会进入无意识状态,同时清除缓存和内存,相当于做了垃圾回收,把平日里碎片化的思想清除掉。

做梦的时候其实是在离线的模拟生活,从本我的欲望出发,去模拟事物的演化,优化神经网络。

洗脑

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每个人都被洗脑,也在洗脑别人。广告和节目是一种洗脑。但是在进入现代以前,神仙皇帝也是一种洗脑。在封建主义以前,远古神话也是一种洗脑。那么你怎样定义洗脑呢?

悲伤五阶段

悲伤五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接受

我看了看我的劳力士,不是为了看时间,而是想不经意间,让你知道,我是个土豪。

无聊的周一,翻开我名下的杂志,随便指了一名十佳员工,吩咐人事经理把他辞退。

他当时的表情,从懵圈,到怀疑,到惊讶,又到哀求,最后到歇斯底里,特别好玩。

他走了,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再次见到他时,他已经成功转型为一名送快递的,身体结实了很多。

也许他一辈子不会知道,自己的人生是被我这么随意改写的。

想到这里,我充实而欣慰。

哎,有钱人的快乐,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落日悲伤

不要在傍晚的落日时一个人醒来。

你总是睡午觉后醒来就落日了,然后陷入无尽的悲伤。无法形容。不明所以。

这是因为在很久以前,古代的我们祖先,白天在打猎,天黑之前狩猎结束。要和同伴们结伴回家去。

落日意味着,天马上就黑了,你快来不及了。丛林猛兽各种危险都可能出现。

而且你是孤身一人醒来,意味着,你落单了。你现在的处境很危险。天一黑你可能就会被猛兽咬死,

这是刻在dna里,身体发出都信号。

所以你傍晚睡午觉醒来时dna觉醒了。告诉你危险大事不妙了。

作者:王姑娘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2124752/answer/33053130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展心理学

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阶段

主要用于监控和复盘吧。监控人在不同阶段的想法,可以估算这个人的特质。现在的技术可以达到这样的一个水平了。

很多阶段是人人都会经历的。比如,有那么一个阶段网瘾很大,特别喜欢和网友交流;有的阶段特别需要归属感和存在感;

比如,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自己不是很牛逼,但是也有力量帮助别人了。他是会帮助别人还是会继续成长?

未来展望

当前马斯克的脑机接口进展如下,可以训练猴子玩游戏:

再久远的未来,我认为计算机和人脑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超人。就像现在的人们离不开手机一样。那时,人会通过芯片扩展自己的存储,通过cpu扩展自己的思维,通过眼镜扩展自己的视觉能力。我认为未来有这样几种可能:

  1. 人和计算机合二为一
  2. 人被计算机替代,计算机成为新的生命形式

现实中,fMRI 已经可以读取人的想法,但读取速度很慢、设备体积很大、设备价格很高、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操作、准确率不是百分之百。无论受试者思考时使用的语种是什么,有一些脑的活动模式是普遍存在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1077874/answer/2468301606

最后更新于 2024年7月19日 by qlili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guest

7 Comments
Newest
Old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7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